论变角度思维浏览数:378次
论 变
角 度 思 维 合肥市职业教育中心 张建军 变角度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灵魂”。说它是“灵魂”是因为它是创造性思维的实质体现所在。有了变角度思维,人们在思维过程中才能超越心理上的障碍,摆脱“常规”、“传统”和“习惯”的束缚;有了变角度思维,人们的思维才表现为发散和多样;也正是依靠变角度思维,人们才在大千世界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为创造新事物开辟了道路。 创造发明的史实告诉我们,在创造的全过程中,最富有创造性的地方有两处:一处是如何从繁杂的客观事物和现象中发现那些令人激动的有价值的新问题;二就是如何解决所提出的问题,甚至是难题。在这两处所运用的思维主要就是变角度思维。1877年,爱迪生在一次修理、改进电话时,由于耳聋听不见声音,就用手去触摸传话器,这时他清楚地感受到耳膜在随着声音作有规律地颤动,爱迪生头脑里的思路突然发生了变化,提出了一个人们意想不到的问题:声音既然能使耳膜振动,那么同样的振动能否会发出原来的声音呢?在这种设想的启示下,爱迪生终于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会说话的机器——留声机。这项发明的最初新奇设想是由爱迪生的思路反转变化所产生的。提出问题是这样,解决问题,尤其是难题,更是要靠思路的变换。例如,早期的电灯泡,有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就是在灯泡使用不久后,灯泡内部就发黑。开始人们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是尽可能地把灯泡内部抽成真空,可是发黑问题仍然存在。后来,也是由于米尔兰博士改变了思路,不是把灯泡抽成真空,而是向灯泡内充入某种气体。经过实验,最后确定用氩气替代真空,解决了灯泡发黑的问题。由此可见,从某种意义上讲,所谓“难题”,乃是某种思路和方法下的难题;思路和方法变了,“难题”也就不难了。所以,当人们思路闭塞、想不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时,或在解决某一问题的过程中遇到障碍、挫折,或者感到问题解决得不理想时,及时灵活地调整思路,改变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就能步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地。 变角度思维是指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事物,并将思维焦点指向事物的不同要素或关系上。 具体地讲,变角度思维有三层含义: 一是指变换思维焦点,即在思维过程中,去考虑事物的各种表现、特征、各构成要素及相互关系和该事物与其它事物的多种多样的联系上,或是从思考事物的这一点上转向事物的那一点上。这里指的事物就是思维的对象。依据系统论的观点,思维对象是一个复杂的内外结构相通的多因素系统。认识这一点,对我们在思考具体问题时,及时灵活地把思维点从这一点上转向另一点极其重要,否则,不对思维对象进行如此的分析,不了解思维对象的各个方面,想要变换思维点那只是一句空话。 通过变换思维点而显示出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事例,在古往今来的科学发明史上是屡见不鲜的。 我国古代有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曹冲称象。那么曹冲究竞聪明在什么地方呢?因为当时没有能称几千斤重大象的秤,而使得很多人无法去称量大象;曹冲聪明就聪明在将思维点从大象身上灵活地转向与大象等重的石头上,用许多可以称量的石头去替代大象,最终解决了别人解决不了的称象问题。 又如:法国化学家巴斯德在研究如何治疗鸡霍乱病时,用培养的霍乱病菌注入鸡体里,鸡很快死去。由此,为了研究,人们就得培养出霍乱病菌苗,自然注意力集中在培养与天然霍乱病菌有一样毒性的菌苗上。可有一次,巴斯德在给鸡注射霍乱菌苗后,鸡并未死,
经检查发现,这次菌苗是过期失效的,毒性大大下降了,同时还产生了抗苗效应。这一现象引起了巴斯德的兴趣,立即把思考点和研究方向转向这上面,结果发现了减弱病原体免疫法原理,就这样,思维焦点的变换,导致发现了极其有价值的新问题、新领域。 再如:一家德国造纸厂里,一次因为某技师在造纸工序中忘记了放浆糊,结果出现了大量的废品。这种废品纸根本不能用来写字,墨水一沾上纸,就糊了一大片,这位技师非常紧张,作好了被解雇的思想准备。可他的一位朋友听说此事后,帮他出了主意,经过研究,他们的思路转向到这种纸的吸水性上。由于思考点的这一调整,启发了他们利用这种纸的吸水性可作为吸墨水纸用,由此开发了纸的一个新品种,并申请了专利,为这家造纸厂带来了很多的利润。可见,变换思维点,可以变害为利,走出困境。 能灵活地变换思维点的人,有三种突出标志:一是思维的高灵敏性,即在思考问题时,能及时地抓住那些不引人注意或人们意想不到的要素;二是善于根据具体的时间、地点、条件,选择不同的思考点;三是思维的全面性,即考虑问题时,能注意问题的各个方面,这样变换思考点才可游刃有余。 例如,一个农场养了许多的鹅,如何开发,才能提高鹅的经济价值呢,首先,我们在思 考这个问题时,要全面分析鹅的各个方面,如鹅肉、鹅毛、鹅肚杂、鹅的废物和鹅的蛋及粪 等;其次,我们再把思维点分别指向鹅的不同方面进行深入思考。这样,我们就有了对鹅的众多开发设想:在鹅肉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全面抓好育肥、宰杀、加工、冷藏、包装、运输等各个环节,把好质量关,制成色白,肉嫩、体大、膘肥的高档食品。在鹅毛方面,我们可以把鹅毛分类,以提高鹅毛的利用价值。每只鹅只有15根左右的刁翎,因其价格较贵,可集中直接到市场上出售;鹅的窝翎可用来做羽毛球;鹅的尖翎可用来做鹅毛扇;鹅的绒毛色白、 蓬松、保暖,可用来制作羽绒衣、被、枕、鞋、手套等多种产品。在鹅的肚杂方面,鹅血可用来制成鹅血粉,以作饲料添加剂;鹅油经过加工后提供给食品厂;鹅胆可供应给有关厂家作胆膏或提取胆红素;鹅胰供给化工厂提练药物;鹅肠粘膜可用来提取肝索钠。在鹅的废物方面,鹅掌皮、鹅嘴皮可给医药部门作原料。在鹅粪方面,可用来加工成饲料或提取工业酒精等等。 变角度思维第二层含义是指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事物。这里的“角度”意指人们思考问题的出发点、立场、需求、目的、观念、知识、经验、前提等思维背景。人们在思考问题或者看待事物时,无一不是在一定的背景去思维的,而且背景不同,思考同一问题的结果往往也不同。就拿同一块石头下落现象来说吧,各人思维的角度不同,或思维背景不同,得出的解释或结论也很不一样:亚里士多德看到的是“石块趋于它的自然位置”;伽利略看到的是“石块与大体一样作圆形运动”;牛顿看到的是“石块在引力作用下直线下落”;而爱因斯坦则看到“石块在力场中沿黎曼空间走最短路程”。客观事物之所以会在不同的思维中有不同的反应,主要是因为客观事物本身具有多种属性和存在着大脑对外界信息的加工过程的缘故。 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事物,其目的不外乎有两个:一是通过多角度、多切面的思考,去全面而完整地把握思维对象。瞎子摸象的故事,是大家很熟悉的,这个故事要告之的道理就是:一个人只从某一侧面去认识事物,是不全面的,只有将多侧面的认识综合起来,其认识才能接近真实的事物。二是通过多角度、多侧面地思考,去开拓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方法和途径,达到最终较好地解决问题的目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很多伤员患了“战争神经症”,当时用吃药打针的传统治疗方法收效甚微。因此,有人就多方搜寻治疗方案,后来从心理治疗的角度去精心地设计了一个治疗方法:即将患“战争神经症”的伤员安放在一个特殊的房间及色彩环境中,通过和谐、平静的心理感受来治疗病员。实践证实,收效很好。思维角度的变换,引发了解决问题的新途径。 思路宽和思路转换灵活是能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的两项优秀标志。 思路宽是指一个人思考问题的路数多,这主要取决于一个人的知识、经验、阅历的宽广程度。从历史上看,大凡做出过突出业绩的人,大多数都是有着广博的知识及广泛的兴趣爱好。如伽利略喜欢绘画、音乐,还常常兴致勃勃地制作玩具;巴甫洛夫喜欢读小说、划船、集邮、绘画和种花;达·芬奇既是物理学家、工程师、数学家,又是著明的画家;我国古代的科学家张衡、祖冲之、李时珍,现代的科学家李四光、华罗庚。苏步青、钱学森等都有精湛的文学根底,能诗善赋,爱好书法、音乐等。现代科学发展,更要求人才是博专结合型的,不仅要学习本专业知识,而且要兼学一点相关的别的专业知识。 思路转换灵活是指能根据问题的需要及时地从这一思路变换到另一思路上去。思路宽是思路转换灵活的必要前提,但思路宽不一定就表示思路活。有的人,尽管思维的路数很多,但一旦采用或沿着某条思路思考下去后,就很难改变。所以说,思路宽和思路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早期的圆珠笔有一个毛病,就是当圆珠笔写了两万字左右时,由于笔珠磨损,空隙变大,使得笔油漏了出来。当时,各制造圆珠笔的厂家都组织技术力量来解决圆珠笔的漏油问题,但思路都是放在解决笔珠耐磨性上,按照这种思路,如果笔珠采用高耐磨性的材料,那么笔头也得采用高耐磨的材料,但这样却增加了制造成本和加大了生产工艺的困难,很不合算,为此,许多公司准备停止生产圆珠笔。就在这时,日本的中田藤三郎及时地变换了思路,把思路由解决圆珠笔的耐磨转向圆珠笔的油量上,结果不花什么代价就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他的解决办法是:既然圆珠笔写了两万字左右后才开始漏油,那么我就减少油量,等开始漏油时,油正好用完。由此可见,在解决问题时,特别是碰到棘手的问题时,灵活地变换思维角度是多么的重要! 在变换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时,常见的变换形式有:新旧变换、远近变换、直曲变换、面体变换、静动变换、分合变换、纵横变换等。新旧变换是指:碰到老问题时,要试着用新眼光去思考,遇到新问题要用熟悉的眼光去看待。远近变换是指:解决这一领域内的问题,要试着用其它领域里的原理、方法及观念去思考;或者,反之。直曲变换是指:直线上的问题能否转换到曲线上去解决?反之亦一样;或者是直接难以解决的问题能否转变以迂回的办法去解决。面体变换是指:二维空间里的问题,转换到三维空间里去解决,反之亦然。静动变换是指:静的事物能否转换到动态上去考虑,反之亦然。分合变换是指:部分与整体、分散与综合是否能转换着去考虑。纵横变换是指:这一问题的深入思考或时序思考能否转换,到与其它事物的平行关系上去思考?反之亦然。了解这些变换,有助于我们在思考问题时有意识地去变换思路。 变角度思维的第三层含义是:要能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去调整思维的方向或顺序。例如,法拉第在听说电能生磁的时候,他却提出了一个相反的问题:磁能否生电?后经过长期的实验研究,终于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使得物理学的发展突进了一大步,同时带来了一系列的电力技术的发明。法拉第的这种思维方向的反转变换,就是思维方向的一种调整,也是变角度思维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又如:自古以来,算术演算都是由低位到高位方向演算,可史丰收却一反常态,思维方向变化了180度,大胆地设想从高位向低位方向演算,经过10年的努力,最终创造了13位数以内的加减乘除和开方、平方的速算法。 人们在思考问题时,若能积极、大胆地把思维方向引向倒转,从别人思维的相反方向或相反顺序上去考虑问题,往往能取得突破,以意想不到的效果来解决问题,做出创新和创造。如:从前国外有一位叫滨里的人,很爱好打高尔夫球,经常在家里和楼道上练习打高尔夫球,为了取得和在草坪上打球一样的效果,就买来了地毯铺在水泥地上,球在上面滚动果然和在草坪上一样,可是用地毯练球价格太昂贵了,怎么办呢?有一天,他突然反转了一下思路,想到:毛本来是在地毯上的,若毛在高尔夫球上会怎么样?经过试验证明,这种带毛的高尔夫球在水泥地上及木板地上滚动,就和在草坪上滚动一样,就这样发明了有毛的高尔夫球,为练习打高尔夫球寻找到了一条简易、经济的途径。物理学家开耳芬了解到已斯德发明了高温灭菌法后,也是由于反转了思考方向,提出了低温杀菌的设想后,发明了冷藏“新工艺”。其实,这种反转思考,或称逆向及反向思考,在日常生活学习中都是经常可以见到的,象数学上的反证法也是一例反向思考的运用。只不过是人们在思考问题时,没有自觉地利用这种思维方式罢了。 人们为了能在思考问题时及时地调整思维的方向和思维的顺序,就得注意事物的上与下、左与右、前与后、因与果、正与反、表与里等之间的相互转换及调整。 至此,我们论述了变角度思维的实质及三种含义,只要能重视对它的掌握和训练,积极地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运用和实践,就一定会提高我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