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简讯》2009年第二期浏览数:36次
《创造简讯》2009年第二期 -------------------------------------------------------------------------------- 中国创造学会秘书处 2009第2期 上海市创造工程研究所 (总 139期) 2009年3月 20 日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大力推进创新方法 科技部部长、原中创会理事长 万钢 (续) 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国内也有一些值得我们称赞的方法创新事例。例如,航天部门某机构在汽车空调的科技研发过程中,就在引进的技术设备中融入了自己的方法;京津城际高速铁路之所以能够达到时速350公里,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在引进设备的同时,对轨道的减震性、转弯半径等在设计思路上进行了创新;在TDS-CDMA技术开发的测试设备中,就有许多是我国自主研发的。 但总体来看,目前我国对创新方法工作的重视仍明显不够,这些在方法上实现突破与创新的案例仍为数不多。在科学思维方面,科学思维培育方法相对落后,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亟待提高。在科学研究方面,我国的科技发展缺乏长期性、持续性和系统性,难以摆脱跟踪模仿的局面。在科学工具方面,“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磨刀不误砍柴工”,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但是,在当前的某些不合理的考核指标的导向下,许多科研工作者似乎根本没有时间或没有兴趣去“利器”或“磨刀”,科学仪器设备更是严重依赖进口,并常常以此为荣。这些问题与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要求不相适应,难以满足科技、经济社会发展对方法创新的迫切需求。为此,王大珩等三位学界前辈上书温总理提出的“自主创新,方法先行。创新方法是自主创新根本之源”这一重要思想,这对我们当前的科技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我们应将创新方法摆在自主创新战略中的突出位置,将其作为一项长期性、战略性工作来抓,切实从源头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二、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明确创新方法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 创新方法是有效衔接科技“软实力”和“硬实力”的一项重要工作,其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是单一科技计划、科研项目或攻克某项技术所无法比拟的。同时,创新方法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与传统的科技计划也有明显的不同。 在创新方法工作中,我们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围绕自主创新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需求,重点面向企业、科研机构、教育系统三个群体,大力推进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工具的发展,积极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形成全社会关注创新、学习创新、勇于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 通过创新方法工作的推进,要建立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育的素质教育体系,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逐步改变我国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跟踪模仿,高精尖科学仪器设备依赖进口的局面。同时,要培养一大批掌握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工具的创新型人才,催生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学方法和科学工具,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企业。 三、形成合力,真抓实干,切实推进创新方法工作,增强自主创新的原动力 。 (未完待续)
让学生在教学课堂中学会创造 ——记杨浦区“名教师带教团组”(项志康)教学展示活动 为更好地提升“名老师带教团组”老师课堂教学的能力,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 广泛地推广应用课堂教学创造的科研成果,杨浦区“项志康带教团组”和中国创造学会创造教育专业委员会、上海市中学创造教育研究所、杨浦区教育科学研究室联合在复旦附中举办“二期课改中的课堂教学创造教育展示活动”。中创会创造教育实验基地部分学校领导、上海市中学创造教育研究所创造教育实验基地学校领导与骨干教师、杨浦区中学与小学教育科研室主任等150人参加活动。市创造教育与市教育科研专家等也应邀出席活动。 课堂教学创造教育展示活动由六节二期课改中的课堂教学创造教育展示、开展教师说课评课活动、专家评议三方面活动组成。教育科研专家、市教科所原所长胡兴宏研究员谈了创造教育面临三个方面的压力:学生的创造力,参加国际创造力测试,我国学生成绩不佳;老师的创造性,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必须具备有创造性;与学生原有的素质、习惯的予盾。 创造教育一直是我国传统教学的软肋,它的实施受到应试教育的种种阻力,有来自社会、家庭和学校内部的。通过名教师带教团组的创造教育课堂教学展示希望对应试教育的阻力有所冲破,使学生在教学课堂里逐步学会创造!(创造教育专业委员会)
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课题结题会在苏举行
鉴定结题会于2008年12月29日下午在苏州市职业大学(苏州学院筹)召开,会议由江苏省教育厅高教处王煌处长主持并发表重要讲话,鉴定专家组组长由中国创造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同济大学博导陈成澍教授担任。苏州市职业大学创新研究所所长吴维亚副教授汇报了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重中之重项目《高等职业教育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与研究》的工作和取得的一系列成果情况。最后,正式通过省级鉴定。专家鉴定认为:本课题具有以下创新点: (1)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创新学》正式出版; (2)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教学专用的创新实验室建成; (3)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研究设置了“立体式”创新教学法; (4)通过本课题成果模式实施的大学生所获得三项实用型国家专利。 鉴定专家组全体成员经过认真讨论,一致认为本课题研究成果在大专院校中(包括高职院校)培养一线创新人才的方面,已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关于召开“全国高校创造学课程教学高端研讨会”的通知 各省市学会、各位会员: 根据中国创造学会2008年昆明会议的提议,为加强校际交流,推广创造学教学成果、培育创新学人才,“全国高校创造学课程教学高端研讨会”将于2009年4月10至12日在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举行。会议由中国创造学会主办、浙江省创造学研究会与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创新创业研究中心共同承办。 会议将以“在新形势下推进创造学的全面发展”为主题,邀请在校开设《创造学》及相关课程的老师,通过主题演讲、现场讨论、课堂体验、参观交流等形式,探讨高校创造学课程教学发展的新思路和新举措。 具体事宜可上中创会网站查寻。
关于做好学会换届工作的通知
各地方学会、各位会员: 根据《中国科协全国学会组织通则》和民政部社团登记管理的有关要求及中创会三届五次理事会精神,为了顺利召开中国创造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并完成换届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初定于2009年8月在上海召开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并组成新一届理事会,现已成立大会筹备组。 二、理事、常务理事任职条件 1、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政治素质好; 2、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倡导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的精神; 3、在创造学理论研究和开展创新实践中有造诣; 4、在本团体业务领域内有较大影响; 5、积极参加中国创造学会组织的各项活动; 6、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 三、理事、常务理事产生办法 1、第三届理事、常务理事需连任采取自报; 2、新申请理事、常务理事可自荐或推荐(可单位推荐,也可由地方学会或两名以上第三届中创会理事推荐); 3、现有理事数量(略); 4、各地现有理事数(略); 原则上参考以上人数,新成立地方学会的理事、常务理事可适当增加,未成立地方学会可给予扶持; 5、候选人经第三届常务理事会审查后将在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上正式选举产生。 四、相关事宜 1、连任或新申请者可在中创会网站(www.ccsis.org)上下载表格。 2、请于2009年3月15日前将申请表格按要求填写寄至中创会秘书处。
关于中国创造学会重新编定会员登记号的通知
各位会员: 根据中国科协有关文件精神,为了加强和规范学会会员管理和服务工作,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建立科学高效的会员入会和管理机制,中国创造学会将对个人会员登记进行重新编号,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1、创造学会个人会员是依据中国科协规定的个人会员登记号编制。中国创造学会个人会员证号W06□□ □□□□□M,“W06”代表中国科协确定的中国创造学会的编号,“□□”两位数字是全国的省市代码,“□□□□□”五位代表顺序号,“M”代表会员,学会不设荣誉会员、高级会员和学生会员。 2、会员证编号将进入科协管理系统,以方便会员及时了解科协及其他学会信息,并能使科协针对会员特点组织各类活动。 3、中国创造学会会员所在的各省市、自治区个人会员编号,按以下顺序排列 北京 W0611□□□□□M 湖北 W0642□□□□□M 天津 W0612□□□□□M 湖南 W0643□□□□□M 河北 W0613□□□□□M 广东 W0644□□□□□M 山西 W0614□□□□□M 广西 W0645□□□□□M 内蒙古 W0615□□□□□M 海南 W0646□□□□□M 辽宁 W0621□□□□□M 重庆 W0650□□□□□M 吉林 W0622□□□□□M 四川 W0651□□□□□M 黑龙江 W0623□□□□□M 贵州 W0652□□□□□M 上海 W0631□□□□□M 云南 W0653□□□□□M 江苏 W0632□□□□□M 西藏 W0654□□□□□M 浙江 W0633□□□□□M 陕西 W0661□□□□□M 安徽 W0634□□□□□M 甘肃 W0662□□□□□M 福建 W0635□□□□□M 青海 W0663□□□□□M 江西 W0636□□□□□M 宁夏 W0664□□□□□M 山东 W0637□□□□□M 新疆 W0665□□□□□M 河南 W0641□□□□□M 4、新入会会员将根据新编号发证,老会员暂不换新证,您的新编号将在此次简讯邮寄信封上注明,若有不明之处可致学会秘书处询问(021-65547482,Email:ccsis@ccsis.org). 另:未交纳会费的会员请按学会章程交纳会费(20元/年)一届(五年)一收,无故不交会费者视为自动退会。
关于推荐先进团体和个人的通知
各地方学会、各位会员: 根据中创会三届五次理事会精神,在中创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学上将表彰一批在创造学理论和实践中表现突出的先进团体和个人,经广泛征求意见,拟冠以下名称: 先进团体、个人:创造教育杰出贡献奖 企业创新杰出贡献奖 先进团体:创造学理论研究优秀组织奖 企业创新优秀组织奖 请各地方学会和有关单位积极推荐,推荐材料(需加盖所在单位或地方学会公章)于4月30日前邮寄或传真至中创会秘书处。 地址: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255信箱,邮编:200092 传真:021-65983933
关于2009年度组团参加国际创造创新学术会议 以及创造创新成果交流考察活动的通知
各省、市、自治区创造学会及各位会员: 为了让您能与世界创造创新理论界、企业界、教育界精英零距离接触,了解国际创造创新研究应用的最新动向,并向世界各国同行学习,学会将组织参加2009年的相关国际学术会议,并于会后考察当地的创造教育、创新企业、城市发展的情况。 一、会务活动 1、时间:2009年9月中下旬 地点:美国 内容:交流考察美国创造教育 费用:35000元 2、时间:2009年10月中下旬 地点:日本 会议:第31届日本创造学会年会 主题:待定 费用:24000元 (注——费用含:签证费及相关资料费、公务邀请与公务活动费用、国际国内段往返机票费、国际国内机场建设费、人身意外险、境外住宿费(三星级或以上宾馆标准双人房)、境外用餐费(早餐以自助餐为主,中餐与晚餐以中餐为主、交通费(空调旅游用车)、专业华语导游陪同费、司机导游小费、所列观光景点门票; 费用不含:护照工本费、国内往返上海机票费、车票费、境外个人消费、自费项目、礼品费、外币汇率浮动及节假日航空公司价格调整因素等。 二、签证分类 1、因公——凭国外邀请函和中国创造学会通知,由当地主管外事部门办理护照、签证。 2、因私——凭国外邀请函和中国创造学会通知,由本人在当地公安部门申领护照,中创会协助在当地所管辖的领事馆签证。 三、报名方法 有意参加国际创造学交流活动的学者、会员请向中国创造学会秘书处了解具体情况(背景资料及活动安排备索),具体事宜及详情待确定后另行通知。 中国创造学会秘书处 : 地址: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255信箱,邮编:200092 电话/传真:021- 65983933 E-mail: ccsis@ccsis.org 联系人:王里青
|